原標題:清康熙年間有了“江蘇”地圖里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江蘇”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中國地圖史上不得不提的人是誰?科技的發(fā)展對人們認識地圖有哪些幫助?……近日,“市民學堂”舉辦2020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專題講座,特邀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測繪工程系主任、沈婕教授講述“地圖見證江蘇發(fā)展”。本場講座由南京市委宣傳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主辦,南京廣播電視集團、江蘇省測繪市場管理中心承辦。沈婕帶領現(xiàn)場觀眾跟著一張張地圖去追尋水鄉(xiāng)江蘇的歷史變遷、古都南京的發(fā)展歷程。
“江蘇”這個名稱有350多年歷史
我們都是江蘇人,但你知道“江蘇”這個名稱是從哪里來的嗎?
沈婕介紹,江蘇在先秦時期,分屬不同的部族及諸侯國。秦始皇時期,江蘇有5個郡,分別是東?ぁ⑺拇ǹぁ、故鄣郡、瑯邪郡。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江蘇有七府一州。到了清朝,江蘇則有八府三州一廳!暗搅饲宄滴趿,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分別更名為江蘇布政使司和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布政使司取江寧府、蘇州府的首字得名,這樣標志著我們江蘇的形成。從此江蘇疆域邊界和它的名稱相對固定,到現(xiàn)在有了350多年的歷史!鄙蜴荚凇笆忻駥W堂”展示了一張表,讓觀眾通過這張表來了解不同朝代江蘇的行政變遷過程。
“地圖的制作過程,地名標注是一個主要的步驟。繼承名字是繼承歷史,記住名字是記住來時的路。”沈婕說。
最古老航海圖出自鄭和船隊
中國地圖發(fā)展史上,鄭和是不可不提的名字。鄭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紀一個空前的壯舉,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異常光輝的篇章。而明代《鄭和航海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流傳至今最早的遠洋航海圖,也是世界航海史中唯一存世的越洋跨洲的最古老航海圖,是世界古航海圖中獨一無二的珍寶。
《鄭和航海圖》 繪制于第六次下西洋之后,是為鄭和1431年最后一次下西洋而準備的航海圖。作為明代早期航海技術的一大成果,《鄭和航海圖》 保存于明代茅元儀編撰的《武備志》中。該圖以明朝京師(今南京)為起點,從南京的龍江關沿江地帶繪起,經(jīng)太倉劉家港,出長江口至福建五虎門,再沿海岸至占城國,然后一直向前經(jīng)南洋群島、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以今波斯灣為重點,過非洲東岸諸國!多嵑秃胶D》記錄了從中國至非洲東部的許多航線,明確標明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還對航行途中的障航物、山峰、島嶼、淺灘等都作了明確的提示,充分顯示了明代早期航海者對海外航路的地形水勢已有相當熟練的掌握,對后人研究中國古代航海史和亞非航線的開辟起到了重要作用。
讓地圖“動”起來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也讓地圖能更生動形象地走近人們。
在“市民學堂”上,沈婕展示了一幅江蘇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智繪江蘇做的動態(tài)圖,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了南京明城墻的架構(gòu)。
南京的明城墻以獨特的不規(guī)則城市布局,在中國都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1366年開始,在南京啟動了長達28年的筑城工程。城墻從里到外有四個圓環(huán),“首先是皇宮,皇宮有一個宮城墻。然后是皇城,皇城有皇城墻——現(xiàn)在的明故宮位置。接著是都城,都城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城墻。最后就是明外郭!鄙蜴颊f,如今的御道街就是明朝時候南京城的中軸線。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chǎn)業(yè)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