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龍節(jié)是融合了漢、壯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項綜合性民間節(jié)慶系列活動,流傳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的賓陽縣。
賓陽炮龍節(jié)發(fā)端于宋元時代,清末民初趨于成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相傳宋仁宗皇祐年間,狄青率大軍赴廣西征剿儂智高,在賓陽昆侖關屢攻不克。當時正值元宵節(jié),狄青令兵士以稻草扎成龍形,放火燒竹,在竹子燃燒爆裂后發(fā)出的炮仗般響聲中舞龍大鬧元宵,以此麻痹敵方。儂智高果然放松了戒備,最終為狄青所克。當?shù)厝藫?jù)此認定舞炮龍能帶來吉祥好運,每年農歷正月初十至十五都要舞龍,后來相沿成習,舞龍活動固定在正月十一進行,逐漸形成獨特的炮龍節(jié)。
賓陽炮龍節(jié)活動由“游彩架”、“燈會”、“舞炮龍”三個部分組成,每部分各有特色!坝尾始堋币步小安始苡涡小,游行隊列由彩色臺架、舞龍隊、舞獅隊等組成,長達半里甚至一里以上,中間彩架臺上有數(shù)名孩童,分別坐立于特制的手指或傘、扇、劍、弓、刀之類的小道具上,裝扮成特定情景下的形象造型,神氣畢見,妙趣天成!盁魰彼追Q“燈酒會”,包括鄉(xiāng)飲、取燈等活動內容。鄉(xiāng)飲以村屯和街巷為單位,由上一年生男丁的家長擔任“頭人”籌集“丁款”,每戶派一男性到祠堂或村社商討當年的農業(yè)生產(chǎn)問題,聆聽村規(guī)民約,然后會餐。取燈有“求嗣取丁”之意,燈會當日,“頭人”引領生有三男二女的“抱花岳父”和擅長山歌的“抱花岳母”同眾人一道從村社廟宇或祠堂出發(fā),為取燈人家送去“蓮花燈”。舞炮龍是整個炮龍節(jié)的高潮,正月十一晚七時整,在廟宇或代表社稷之處為炮龍開光后,以龍珠、龍牌(龍燈)、鑼鼓、文武場開路,舉行熱鬧火爆的舞炮龍表演,舞到村頭街尾的既定地點后,在會首帶領下舉行傳統(tǒng)的送龍升天儀式。(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