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長白山,群山連綿、溝壑交錯。運營已有80余年的老嶺隧道宛若一條人間銀河,鑲嵌在老嶺主峰的深山密林之中,讓天塹變通途。
進入冬季,山里的煤礦、木材運輸和百姓出行絡繹不絕。老嶺隧道因此成為了拉動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服務人民群眾出行的重要運輸通道。
由于建造年代久遠,每到冬季,老嶺隧道邊墻、洞頂?shù)牧魉蜁纬蓲毂,影響行車安全。承擔隧道維修任務的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化工務段每年都會安排4至6名職工在這里駐守6個月,及時開展打冰作業(yè),守護鐵路線安全通暢。
每天凌晨2時至6時,是職工們進入隧道打冰作業(yè)的關鍵時段。近日,在“霸王級”寒潮的影響下,當?shù)貧鉁剡_到-35℃以下。極寒天氣加快了隧道內(nèi)積冰的“長勢”,所以他們的任務也更加繁重了。
走進隧道,里面一片漆黑、陰寒噬骨。職工們借著頭燈的光柱,一步一抬頭,仔細搜索著隧道洞頂?shù)谋,不時揮動4米長的打冰桿把冰柱敲擊下來。
刨冰人員掄起尖鎬,一下接著一下刨向側(cè)壁和線路上的積冰,不一會兒工夫,衣服、鞋子就被冰水浸濕了。
職工們將打下來的冰裝進編織袋,運至隧道外。每袋冰足有三四十公斤重,冰少時能裝二三十袋,多時六七十袋,需要往返10余趟。兩個小時的作業(yè)下來,他們個個累得氣喘噓噓、滿頭大汗。
“我記得住每一處滲水點,還能根據(jù)氣溫變化判斷冰柱的“長勢”。像這樣10厘米左右的冰柱,1小時就能長1倍!
“打冰看似簡單,卻也講究門道,勁兒小了刨不動,勁兒大了,會被掉落的冰塊、濺起的冰渣碰傷……”
職工們邊干活,邊相互分享著“獨門秘籍”,以及自己工作中的苦與樂,寒冷與疲憊就在一聲聲樸實的笑語中消弭了。
在老嶺隧道口,30平方米的巡守房是職工們的“溫馨港灣”,一鋪大火炕把屋子烘烤得暖暖和和,22寸液晶電視播放著職工們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這是他們辛勞之余最愛的消遣。
白雪覆蓋下的群山一片寂靜,唯有火車汽笛聲、鎬鍬敲擊聲,以及火苗舔著鍋底發(fā)出的“噼啪聲”,成為職工們生活中為數(shù)不多的鮮活氣息。
在這荒無人煙的深山中,職工們?nèi)諒鸵蝗铡⒛陱鸵荒甑貓允卦谶@里,支撐他們的是赤誠的熱情,是守護旅客安全出行的信念。
。ń(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佟明彪 通訊員 李季春 李冬 郭磊 王強)
(責任編輯:楊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