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 吳文。ㄕ玖⒄撸┰诮o學生授課。右圖 吳文俊翻閱數學書籍。(資料圖片)
人物小傳
吳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本科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先后在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數學所、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任職。吳文俊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對數學的主要領域拓撲學作出了重大貢獻,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數學機械化領域,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數學獎、國際自動推理最高獎Herbrand自動推理杰出成就獎。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2017年5月7日逝于北京。5月11日,吳文俊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數學大師吳文俊用98載光陰,書寫了一段享譽世界的中國數學家傳奇。
國際數學界不乏年少成名的奇才,但很少有人能時隔數十年再創(chuàng)輝煌,更罕有人能在晚年開宗立派,劈開一個世界前沿的全新領域。
吳文俊做到了!
而立之年負笈海外,他引發(fā)了拓撲學的“地震”,“吳公式”為現代數學武器庫再添神兵;花甲之年躬耕中土,他開拓了數學機械化的新領域,“吳方法”為人工智能走出低谷點燃了指路明燈。
引發(fā)“地震”的天才
數學是化繁為簡的科學,吳文俊恰恰具備化繁為簡的天賦。
在送別吳先生的時候,中科院數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躍飛依然對吳老的這份天賦贊嘆不已:“上世紀50年代,他做出了‘吳公式’,是拓撲學的劃時代成果,非常簡潔漂亮!”
“吳公式”發(fā)表于1950年,而吳文俊1940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這10年并非一帆風順——時值抗戰(zhàn),上海在淪陷區(qū),21歲大學畢業(yè)后,吳文俊有5年多都以中學教師的微薄薪資糊口,1945年8月份抗戰(zhàn)勝利后才迎來人生轉機。
1946年,吳文俊師從數學家陳省身,開始研究拓撲學。
拓撲學是現代數學的主要領域之一,它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xù)改變形狀后還能保持不變的一些性質。法國現代數學家狄多奈稱拓撲學是現代數學的女王。拓撲學是著名的“難學”,而示性類理論研究拓撲學中最基本的整體不變量,是拓撲學中妙不可言的精品,堪稱“難學”中的“難學”。
會者不難,入門不久,吳文俊就展露出化難為易的天分。
1940年,美國數學家惠特尼發(fā)表了一個示性類的乘積公式,證明過程極其復雜。1947年,才學習拓撲學不到一年的吳文俊,就給出了惠特尼乘積公式的簡短證明。陳省身見后大為贊賞,多次力薦,發(fā)表在世界頂尖數學期刊《數學年鑒》;萏啬嵩居媱澗痛俗C明寫一本專著,見到只有短短幾頁的吳文俊證明后說:“我的證明可以扔進廢紙簍了。”
1947年11月份,28歲的吳文俊赴法留學,繼續(xù)拓撲學的研究,僅用2年就獲取博士學位。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猛到什么程度呢?中科院院士林群曾經笑言:拓撲學在上世紀50年代前后鬧過五次“地震”,其中一次是由中國人“鬧”的,這個中國人就是吳文俊。
在拓撲學研究中,吳文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
他將原本處于起步階段的示性類概念由繁化簡,引入新的方法和手段,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他引入一類示性類,被稱為“吳示性類”,還給出刻畫各種示性類之間關系的“吳公式”。此前,示性類的計算有極大困難。吳文俊給出了示性類之間的關系與計算方法,許多新的研究領域應運而生。這最終使示性類理論成為拓撲學中最完美的一章。吳文俊還在拓撲學中建立了“吳示嵌類”“吳示浸類”和“吳示痕類”的基本概念。
在吳文俊的影響下,研究拓撲學的武器庫得以形成,這極大地推進了拓撲學的發(fā)展。許多著名數學家從吳的工作中受到啟發(fā)或直接以吳的成果為起始點之一,獲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20世紀50年代,國際數學大獎只有菲爾茲獎,5個因拓撲學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引用過吳的工作,其中3位直接在獲獎工作中使用了吳的成果。
而此時的吳文俊,早已于1951年8月份游子歸國,歐美數學界只留下他的傳說。1958年當他重訪法國時,朋友們對他說,“你若晚走幾個月,也許1954年的菲爾茲獎就給你了”。
吳文俊回國后還繼續(xù)著拓撲學的研究,并獲得1957年1月份頒發(fā)的1956年度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矢志不渝的國士
有時候,笨方法才是好方法。在數學機械化的開拓中,吳文俊大巧若拙。
曾于上世紀80年代在吳文俊門下讀博的高小山,至今記得30年前已年過六旬的導師每天忙碌在中科院系統(tǒng)所計算機房的身影!八60歲才開始學編程,每天十幾個小時待在機房,若干年中,他的上機時間一直遙居全所之冠!爆F任中科院數學院副院長的高小山說。
那時,吳文俊已開辟出數學機械化的新領域,其目標很宏偉,是要讓計算機實現數學這種典型腦力勞動的機械化。也就是說,要讓計算機來證明數學定理。在機房編程,正是為了驗證他這方面的數學工作成果。
這個領域的工作,貫穿著吳文俊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吳文俊看來,這是中國古代數學思想的復興。
1977年春節(jié)期間,吳文俊首次用手算成功驗證了他的機器證明幾何定理方法的可行性。其后不久,他將論文《初等幾何判定問題與機械化證明》發(fā)表于《中國科學》,這是他在數學機械化領域的開場作,并在附注中闡明其中的機械化思想起源于宋元時期中國數學家的創(chuàng)造。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幾何定理的高效證明。
到了1984年,吳文俊又將他在數學機械化領域最重要的成果《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基本原理》發(fā)表在中科院系統(tǒng)所主辦期刊《系統(tǒng)科學與數學》上。
“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是當時世界數學界都無法解決的難題,被吳先生解決了,這帶來了類似洛陽紙貴的效果!敝锌圃簲祵W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所長張紀峰回憶說,吳文俊將世界級的突破發(fā)表在中國期刊上,展現了他的愛國情懷,當時國外很多科學家得知吳文俊的突破,卻苦于看不到中國期刊,不得不打電話求傳真,以至于中科院系統(tǒng)所的傳真機都燒壞了。后來,為便于大家學習吳文俊開創(chuàng)的新方法,國際自動推理權威期刊JAR破例將這篇30多頁的論文重新刊登一遍,并專門撰文評價吳的論文“不僅建立了幾何高效推理的基礎,而且建立了一個杰出的標準來衡量以后出現的幾何定理證明器”。
在晚年的這一系列研究中,吳文俊提出了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吳方法”,微分幾何的定理機械化證明方法,方程組符號求解的“吳消元法”,全局優(yōu)化的有限核定理,建立了數學機械化體系。
吳文俊開創(chuàng)了現代數學史上一個由中國人原創(chuàng)的研究領域——數學機械化,實現將繁瑣的數學運算證明交由計算機來完成的目標,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這一理論后來被應用于多個高技術領域,解決了曲面拼接、機構設計、計算機視覺、機器人等高技術領域核心問題。1986年,國際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雜志《人工智能》曾刊出一本300多頁的“吳方法”論文專輯,里面全是“吳方法”在人工智能各領域的運用。
1997年吳文俊獲得國際自動推理最高獎“Herbrand自動推理杰出成就獎”。授獎詞中提到,幾何定理自動證明在“吳方法”出現之前進展甚微,“在不多的自動推理領域中,這種被動局面是由一個人完全扭轉的”。吳文俊的工作使得“幾何定理證明的研究已全面復興,變?yōu)樽詣油评斫缱罨钴S與成功的領域之一”。
潤物無聲的大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大師,會在潤物無聲中悄然圈粉。
自1951年歸國后,吳文俊除第一年在北京大學任數學教授外,此后數十年,一直在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工作,堪稱德高望重,圈粉無數。
吳文俊是一個特別低調謙遜的人。
他的弟子高小山,1988年博士畢業(yè)后得到美國大學邀請去做博士后,赴美后才從美國教授處得知,這是吳文俊此前訪美時對他大加推薦的結果。“吳先生從來沒跟我說過這些。”
對于自己給別人的幫助,吳文俊總是覺得不值一提,然而對于別人給自己的幫助,他卻時刻銘記在心。
吳文俊也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2001年2月份,吳文俊獲得了2000年度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高達500萬元。“吳先生把獎金中的100萬元拿出來設立了數學與天文絲路基金,支持對古代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也支持偏遠地區(qū)研究者的工作,我國西部地區(qū)不少數學家因此得到迅速成長!敝袊茖W院數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汪壽陽說,“他是杰出的學者,偉大的導師,永遠的楷模”。
吳文俊還是一個充滿赤子之心和創(chuàng)新激情的“老頑童”。
2001年,吳文俊在中國科協年會上作報告時說:“創(chuàng)新是科學的生命。我不希望中國科學家像一些歐美科學家那樣‘早熟早衰’。取得成績就不見了哪行?只要活著就要創(chuàng)新!
大師遠行,恩澤尤深。化繁為簡、大巧若拙的吳文俊,是一位真正的數學大師,在他開宗立派的數學機械化領域,一大批后來者正在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