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打造輻射京津冀市民文化新地標
【聚焦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董城
悠悠運河水,為北京通州積淀了濃厚的文化氣息,也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留下寶貴文脈。如今,在大運河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建設已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三大建筑項目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公園西北部,與北京市行政辦公區(qū)隔大運河相望,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huán)、一心”規(guī)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
位于大運河畔的劇院又名“文化糧倉”,創(chuàng)意源于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包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多功能廳和室外劇場,建筑面積12.53萬平方米,集演藝演出、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教育、現(xiàn)場體驗等功能于一體。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進行設計、建設,未來將吸引世界一流的優(yōu)秀藝術家進行藝術交流,填補城市副中心的演藝市場空白,充分體現(xiàn)出北京“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戰(zhàn)略定位。
坐落于六環(huán)公園邊的圖書館又名“森林書苑”,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赤印”為設計理念,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qū)、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qū),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于一體。圖書館屋頂?shù)臉錉罱ㄖY構,宛如森林的傘蓋,體現(xiàn)出圖書館傳承知識、傳播文化的功能定位。
首都博物館(東館)又名“運河之舟”,建筑面積約為9.7萬平方米,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于一體。設計理念源于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將歷史文化融入建筑,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只,堅實厚重,描繪出一幅運河圖景。
隆冬時節(jié),三大建筑施工現(xiàn)場,設備林立,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2020年,北投集團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做到“一天也不耽誤、一刻也不懈怠”,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項目已完成止水帷幕施工、土護降工程及工程樁施工作業(yè),主體結構全面沖出“地平線”。
北投集團重大項目總監(jiān)陳宏達介紹,三大建筑設計方案經過國際征集,并由專家評選確認,充分體現(xiàn)出“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建設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三大建筑造型獨特、結構復雜,構件加工與施工安裝難度空前。在北投集團的科學管理和統(tǒng)籌調度下,近五千名建設者正日夜奮戰(zhàn)在項目現(xiàn)場,項目建設工作正扎實按期推進中。
據(jù)了解,三大建筑項目區(qū)域內還有底蘊深厚的歷史遺存,在項目施工中,一部分運河故道遺址、小圣廟遺址重見天日。未來,市民可透過腳下的透明棧道看到這些古老的遺存,深入了解通州的悠久歷史文化。
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于2019年10月28日開工建設,2021年實現(xiàn)建筑項目主體結構封頂,2022年年底實現(xiàn)工程竣工。屆時,一座“文化糧倉”、一間“森林書苑”、一艘“運河之舟”,將呈現(xiàn)在首都市民面前,成為立足城市副中心、輻射京津冀、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陣地和展示城市發(fā)展的生動窗口,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和城市品質,充分盤活北京文化資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市民的多樣化文化需求。
“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將進入關鍵階段。未來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每年保持千億以上投資強度,一年一個節(jié)點,實現(xiàn)城市框架基本成型。隨著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的實施,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務、城市品質等,在未來5年內將得到顯著提升和改善。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5日 04版)
(責任編輯:符仲明)